河南淅川:李子豐收引客來

  七月,正值杏李的豐收佳期,淅川縣數萬畝杏李園中,蜂糖李、五月脆、紅脆李、半邊紅等多個品種陸續老练,迎來了採摘銷售季。

  7月9日,在滔河鄉新集鎮杏李種植基地,綠意盎然的李子林裡人頭攢動,果農劉成敏正在招待果農在田間採摘、運輸。“我種了五六種不同品種的杏李,其中有兩個品種經過了改进。經過改进后的品種,收益逐年增長,一年大约產量在三十多萬斤,現在已經採摘有十幾萬斤。”劉成敏一邊招待工人分揀果實一邊高興地介紹說。劉成敏自2017年起種植杏李,在滔河鄉黨委政府的指導下,果園的種植办理上的水准、效益產量和果品質量不斷进步,已發展杏李500多畝。

  距劉成敏家15公裡的老城鎮石家溝村,這幾天乡民楊建義馬不停蹄地採摘、分揀、售賣杏李,忙得不可開交。楊建義種了10畝蜂糖李,去冬今春,他精心管護,加上本年沒有大的天然災害,他家的蜂糖李長勢杰出,畝產1200斤,糖度達到16度以上,來自湖南的收購商按每斤12元收購,老楊家本年蜂糖李收入近15萬元。

  好山好水育好果。淅川縣地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水源地中心區,土壤肥美、水分光照足够、環境溫度適宜。全縣各鄉鎮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採取“黨支部+协作社+農戶”的發展形式,組織果農統一品種改进、統一拉枝、統一修剪、統一打藥、統一組織銷售,帶動乡民積極參與果樹管護作业。優越的天然條件加上精細化的办理,使得淅川的杏李口感甜美多汁、品質上乘。此外,該縣通過舉辦“李花節”“採摘節”等方法,打響“淅川杏李”品牌,进步了淅川杏李的知名度。

  銷售是杏李產業發展的最终一站,也是轉化為經濟效益、實現價值的關鍵一步。為了確保銷售作业的順利進行,該縣組織專門人員分別前往武漢、長沙、南京、蘇州等大型生果批發市場,一方面向生果經銷商們介紹淅川縣杏李種植的規模、品種、產量等情況,擴大淅川杏李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聯系經銷商到淅川调查、收購杏李,為本年甚至今后的杏李銷售作业做好了鋪墊、打好了基礎。同時,該縣還通過電商進行線上銷售,使該縣的蜂糖李線上、線下呈現出火熱的銷售態勢。

  在滔河鄉大山村臨時生果买卖市場,來自河南、湖南、四川、貴州等省市的50多家客商正在組織果農在進行分揀、過秤、包裝等作业,繁忙的身影隨處可見,豐收的喜悅显而易见。“咱們淅川滔河這邊蜂糖李不论顏色、個頭還有糖分都很好,遭到客商的共同好評,杏李銷量很好。”來自湖南的客商呂秀栓高興地表明。

  隨著特征產業的興起,農民的腰包也逐漸兴起來。到现在,淅川縣已種植杏李近30000畝,產值達5000多萬元,帶動8000余戶群眾增收致富。小小杏李綠了山頭,富了果農的“口袋”,成為淅川縣最亮眼的手刺,帶動群眾“甜美”增收致富。(淅川縣委宣傳部供稿 作者李雪山 范利毅)

  “看清楚,上下點頭!”在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田村大街楊家庄乡民劉芬芬家,村裡的人社協管員楊得原拿起手機,正教白叟學習“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人臉認証。 “認証成功!”聽到手機提示,劉芬芬放下心來。…

  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石林鎮三家村乡民張桂芳,返鄉后當選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她帶領乡民整治環境、彩繪村庄,借用短視頻講述本村故事,宣傳推介村子的文明和風土情面等,引來了關注,發展了產業。现在,乡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